杨华总经理赴江苏上海调研中化集团部分驻地企业

2021-04-09   中化集团

为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企业“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4月6-8日,中化集团党组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杨华赴江苏扬州、上海等地深入调研指导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生产运营、创新研发、安全生产等工作,并看望慰问干部职工。

4月6日,杨华一行首先来到江苏扬州,调研扬农集团和扬农股份,听取两家公司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对标协同、HSE及“十四五”规划等情况汇报。

杨华表示,这次调研一是为了看望大家,感谢大家在去年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出色地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充分体现“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今年一季度业绩再次实现“开门红”,为两化重组和集团“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为了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特别是“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有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学习党史中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切实将“两个维护”落实到实实在在的工作中,推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再上新台阶。

关于企业长远发展,杨华提出以下几点工作要求和希望:

第一,要成为一家优秀的企业。一是要专心致志地深耕自身业务领域,坚持长时间、稳定地专心经营。二是在战略决策上避免出现重大方向性错误,否则企业可能出现生存危机。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我们要鼓励大家多看看来时的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确保在正确的道路上持续前行。三是要有出色的执行力和胜出别人的优秀品质,可能是成本比别人低,或者是有技术优势等等。

第二,从优秀进一步变为卓越。除了人的力量外,卓越的公司要有一套体制机制,要有一些“软性”的力量,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战略方向一定要明确,重组完成后,新公司的三个核心发展方向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这要求中化人接续努力,一茬接着一茬干;二是要有优秀的执行力;三是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愿意做事、能够做事,畅通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不断激发活力动力;四是选择一个正确的赛道、领域和产品;五是要有超前的科研技术,通过自己独特的技术优势或专长打造自己的护城河。

第三,要始终不忘初心,不忘奋斗目标。化工事业部的发展愿景是打造千亿市值、百亿利润的企业,目前看这个目标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有希望。下一步,希望大家继续重视并充分调动主观能动因素,坚定决心、强化意志、鼓足韧劲、层层动员,通过我们的努力共同实现这一目标。

第四,要持续在整合协同发展上挖掘潜力。当前,两化正在推进联合重组。未来,我们要进一步从长远战略角度加大力度,充分发挥先正达集团等国际化先进企业在科技研发、市场渠道、管理能力、全球化水平等方面优势,在协同和交流中加强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化工企业的战略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4月7日,杨华一行来到化销公司现场调研,走近“壹化网”云图了解运行情况,并听取化销公司、先正达集团中国、金茂上海区域公司关于生产经营、改革创新、HSE及“十四五”规划等工作汇报。

杨华充分肯定驻沪企业2020年及今年一季度的工作成绩。杨华强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两化重组开启之年,希望大家高点开局、高标起步,再接再厉,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对此,杨华指出,要加强数字技术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在于数字技术与业务的紧密结合。实践证明,业务端驱动的数字化转型更能取得成功。化销公司搭建“壹化网”平台,就是立足于满足业务需求,将数字技术融入业务场景并再造业务流程的实践,显著提升了业务运行效率和经营效益,希望在集团内大力推广应用。

二是业务方向要顺应市场趋势。以中化能源为例,中化能源不是一个传统的“油公司”,而是集“炼、化、销”为一体的公司,未来业务发展要以提供高附加值产品和提升服务为方向,泉州三期要更加向化工新材料方向发展,不断满足市场需要。

三是要打造自身业务特色和核心竞争能力。以中国金茂为例,长期以来,中国金茂为集团完成经营指标作出了很大贡献。作为一家央企背景的地产公司,中国金茂城市运营战略方向独具特色并取得显著成效,要充分借力集团良好的资源,加强与其他兄弟产业公司的协同,发挥合力,争取更多城市运营项目落地。同时,中国金茂也在孵化一系列“独角兽”及高端技术,打造自己独有IP和核心竞争力。

四是要持续加强战略整合。以先正达集团为例,先正达集团是国际领先的农化企业,在我国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有着广阔发展前景。当前,先正达集团持续推动内部战略整合,不断将先正达的先进研发技术、管理能力等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融合,为推动国家农业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五是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当前正值两化重组融合的过渡期,集团在两化联合重组官宣的第一时间就召开了安全生产视频会议,紧密部署相关工作,各经营单位务必把安全工作做好,确保生产经营稳定安全运行。

4月8日上午,杨华一行来到中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听取化工事业部及上海中化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化科技)创新体系和重点项目推进情况汇报。随后,杨华重点调研了工业催化、分析测试、先进材料等实验室,听取研究方向、样品工艺和性能、人员结构等情况介绍,充分肯定了中化科技在科技投入、联合创新模式等方面的工作,鼓励科研工作者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加强协同合作、引进吸收先进技术,早日实现产业化突破。

杨华指出,当前,国家科技创新氛围浓厚、政策环境非常好,我们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自宁高宁董事长提出“科学至上、知行合一”理念以后,集团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潜力很大。未来企业发展的动力在于创新,因此,科技工作者责任重大,希望大家勇于担当,特别是中化科技,要立志成为新公司科技创新的先锋队、创新发展的发动机,为新公司建成为国际一流企业贡献更大力量。杨华强调,集团公司会尽最大的努力为科研工作保驾护航,为企业的科技创新、科技工作者提供全方位资源支持。

4月8日下午,杨华一行首先来到先正达集团中国调研,听取了MAP智慧农业及MAP beside全程品控溯源等工作情况汇报。杨华鼓励大家再接再厉,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和潜力,实现更大突破。

随后,杨华来到化工事业部,听取事业部今年一季度生产经营、半年盈利预测情况及未来五年发展思路工作汇报,与化工事业部领导班子深入研讨“十四五”发展规划。杨华表示,今天的会议既是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会,也是化工事业部的高层研讨会。化工事业部广大干部职工是一支充满激情、干劲十足的团队,旗下各个单位都各有特色,充满了正能量。

杨华还就化工事业部未来发展提出指导意见:

第一,初心使命不能变——打造“千亿市值、百亿利润”企业。这个目标是2019年11月提出的,今天,我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距离实现这个愿望越来越近,可以说是即将发生的大概率事件,一定要不忘初心,咬紧牙关去实现。

第二,化工事业部要在两化联合重组过程中勇担重任。两化重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集团全力推动重组是坚持“两个维护”最具体的体现。重组完成后,新公司将以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为核心业务方向,化工事业部等将承担发展材料科学的公司战略使命,要将新公司打造成为一家高端的综合性化工企业,责任重大,发展潜力不可限量。希望在联合重组过程中,化工事业部着眼业务驱动,兼顾人文、历史、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因素,实现顺畅融合。

 第三,要顺应市场需求,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轻量化材料等业务顺应现代工业发展趋势,满足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我们要敏锐抓住市场机会,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全力支持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项目,着力发展好化工产业基地。

第四,业务协同大有文章可作、大有潜力可挖。今天,各个业务单元从五湖四海走到了一起,组建产业集团,系统内协同的潜力依然很大。就科技创新的协同而言,我们总体的科技研发实力还不够雄厚,但在一些领域已经有所积累,研发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加强开放、协同、共享,尽快在更高层面有所突破。

第五,要修好四门功课,即“重组、整合、改革、日常工作”。要把体制机制、管理层积极性等“软性”的要素利用好,营造想干事、想改革的氛围,同时要善于借鉴、消化、吸收别人好的经验模式。

第六,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就是效益,是最基本的底线。特别是在两化重组过渡期,千万不要去闯安全的高压线。同时,要以高度政治自觉完成巡视整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