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由中化及中农、中海化学组成的中方钾肥谈判小组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与世界钾肥最大的生产商之一白俄罗斯钾肥公司(BPC)就2020年钾肥海运进口合同达成一致,合同价格为CFR 220美元/吨,较2018年合同价格下降70美元/吨,继续保持全球钾肥价格标杆地位。
随着近年来我国钾肥自给率逐渐提升,目前我国每年钾肥进口量在600万吨至900万吨左右,约占国内总需求量的50%。与巴西等国际主要需求市场比较,中国并不是世界钾肥进口量最大的市场,但仍在世界钾肥市场上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世界钾肥的价格标杆。
多年来,中化等中方谈判小组成员秉承捍卫国家利益的精神,凭借深厚的国际商务经验和专业能力,充分利用国内钾肥产能等议价条件掌握主动权,与国际供应商开展谈判,使得中国进口价格连续多年处于全球钾肥“价格洼地”。
为了能够在谈判中掌握主动权,谈判小组充分搜集国际和国内钾肥市场库存、产量、价格等市场信息,分析谈判最佳时机。2019年上半年国际钾肥市场供需相对平衡,国内供应充足,而下半年国际钾肥主要市场如巴西、东南亚、印度等需求减弱,价格下行,国内供应依旧充足,综合国际国内市场情况,2019年中国未开启钾肥谈判,这也是近十年来第一个未签订进口合同的自然年度。
2020年初,综合国际国内形势,谈判小组分析认为钾肥进口合同谈判敲定的时机已经成熟。经过双方多轮沟通和磋商,终于就2020年进口合同达成一致,成交价格低于当时国际主要市场价格,如东南亚的CFR 235-255美元/吨、印度的CFR 280美元/吨。维持“价格洼地”的谈判成果来之不易,对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