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为您找到相关结果:
5699 条
搜索耗时为:
31.1587 毫秒
排序方式:
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1日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完善全球环境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复苏发展。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我们会全力以赴。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并提出坚持行动导向。加大发展资源投入,重点推进减贫、粮⻝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
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环保方向相关要求包括:1)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发电、生物质能清洁供暖和生物天然气(生物质包含垃圾焚烧、农林生物质、填埋气等);2)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辆电动化替代;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
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部分指出:推广节能低碳节水用品,推动太阳能、再生水等应用,鼓励使用环保再生产品和绿色设计产品,减少一次性消费品和包装用材消耗。倡导绿色装修,鼓励选用绿色建材、家具、家电。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系统。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建立完善应急处置机制。科学制定城市慢行系统规划,因地制宜建设自行⻋专用道和绿道,全面开展人行道净化行动,改造提升重点城市步行街。深入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优化交通出行结构,鼓励公众选择公共交通、自行⻋和步行等出行方式。
11月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从2018年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2021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到“深入”意味着更加深层次、 高要求、具体化、更广泛地对待污染防治问题。《意见》主要体现了三个特点:1)将碳减排碳达峰放在首位,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2)推动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3)治理领域更加细化,致力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 针对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意见要求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着力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加强大气面源和噪声污染治理。 针对深……
近日,国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印发了《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可安装光伏屋顶面积力争实现光伏覆盖率达到50%,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3000个以上,力争80%以上的县级及以上机关达到节约型机关创建要求,创建300家公共机构绿色低碳示范单位和2000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遴选200家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
11月25日,为贯彻《中华人⺠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落实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先进技术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作用,生态环境部征集并筛选了一批先进大气污染防治和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编制形成2021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大气污染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公示稿)。其中,共有28项技术入选,其中大气污染防治领域22项,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6项。
12月3日,工信部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未来我国将在产业结构高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绿色化、产品供给绿色化、生产方式数字化多方面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 《规划》 提出主要目标为到2025年,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为2030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提出:(1)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2)污染物排放强度显著下降。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10%;(3)能源效率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3.5%;(4……
《行动方案》目标为到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步。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稳步提高,厕所粪污基本得到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不断提升,乱倒乱排得到管控;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明显提升,有条件的村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显著提升,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 遵循共同富裕的最高纲领,未来我国对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治理有望迎头赶上,欠发达地区环保基础设施有望迎来较好发展机会。
12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目标到2025年底,具备条件的省级以上园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各类产业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显著提升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通过循环化改造,实现园区的能源、水、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二氧化碳、固体废物、废水、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园区循环改造的主要任务包括:(1)优化产业空间布局;(2)促进产业循环链接;(3)推动节能降碳;(4)推进资源高效利用、综合利用;(5)加强污染集中治理。《通知》要求……
12月8日至10日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21年经济工作,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并就2022年经济工作进行具体部署。2022年政策目标以“稳”为主,双碳领域方面,“碳达峰”不等于“碳冲锋”,策略上要稳中求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双控指标由能耗转向碳,加速清洁能源和再生资源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亮出2022年经济工作的基调。1)财政超前发力释放G端需求: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利于G端的环保产业投资需求释放。2)加大资源回用力度保障初级产品供给:会议提出在生产领域,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